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心中最美丽的诗篇;用凝重的感情,唱出心中最动人的颂歌——爱学生,爱所从事的工作。她就是滦州市海阳学校五一班班主任潘素兰老师。
2009年8月,潘素兰老师来海阳学校工作。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她多次被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在教育局及学校的优质课比赛获一、二等奖,指导的学生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作文竞赛获得一等奖,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成为海阳教师的那一刻,她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努力工作,千万不能误人子弟。从那时起,她就在人生的秤杆上楔上了定盘星。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教育科研的路上,她敢于创新、奋力前行,用青春的力量追逐生命的辉煌,用智慧的光芒把学生的前途照亮。在她的心里,永远是学校最重,家最轻;学生最重,自己最轻。
潘老师常说,教育孩子要有两颗心。一颗良心,一颗爱心。倾情付出,无怨无悔,摸的是良心;待生如子,关怀备至,靠的是爱心。在爱的基础上还要立下规矩,帮助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每带一个班级她都先制定班级公约,让大家共同遵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确立学习习惯和培养目标。严慈相济、用爱育人,班级才更有凝聚力。
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名学生,成了潘老师每天工作的信条。她深知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上去,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花费更多的时间。于是,她像一个刚刚入学的新生,汲取着新鲜的知识,认真查阅资料备课,以饱满的热情上课,课后进行反思总结,不断地将教学知识有效积累并运用。她深知“闭门造车,难成大器”,除了提升自身的教学知识储备,需要向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学习,还需要和志同道合的教师们切磋进步。于是她进修了大专,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网络观摩、收看名师名家的课堂教学视频,开拓自己的眼界,武装自己的头脑,优化自己的课堂。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潘老师深知课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改革,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她在教学上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潜心钻研业务,虚心学习新课标及现代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关爱有加,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被同学们公认为亲密的好朋友,值得信赖的教师,值得尊敬的人。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都喜欢上她的课,所带班级语文教学成绩在同年级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成长的过程要付出很多艰辛,但收获的果实是甜美的。渐渐地,潘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路上摸索出了前行的方向。伴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潘老师深知语文的重要。她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了教学的重心。教室里飘逸着书香,浸润着文化。前黑板的“每日练字”,墙壁上的“家校共成长”,图书角书架上的书籍以及学生的读书感悟见证着学生的成长,更见证着潘老师的教育。
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潘老师不断创新,大胆改革。精心撰写导学案、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论文。“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身为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长的她带领五年级六位语文教师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尤其是组内的新教师,在她的带领下,迅速成长起来。
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酿制琼浆。只为自己能够成长为海阳的一棵长青之树。潘老师是平凡的,平凡的如同沧海之水,夜空里的星星、大地的尘埃。正是这份平凡铸就了伟大,正是这份平凡演奏了教育之歌,正是正份平凡成就了无数学生的非凡。
(海阳学校六四班班主任顾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