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之初,主管副校长吕凤萍和体艺处主任李虹组织全体体艺教师召开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安排会。吕凤萍副校长对音乐、美术、体育三组分别提出了详尽的工作要求,大到教研教改,小到课堂纪律。李虹主任根据副校长要求做出具体安排,强调了课程、课堂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要有“我就是课程”的胸怀和气魄,从一次次小的改进与创造开始,将自己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去成长。
紧随其后,音乐组全体教师召开教学研讨会。会上,大家就如何评价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展开讨论。一致认为,评价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不能弱化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要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学生在愉悦的过程中感悟与理解音乐。
会上,全体音乐教师还就音乐课标、音乐教材、学生及教学效果和意义展开深入讨论,总结教育经验如下:
一是教学要以审美为前提,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尊重教材、用好教材,又要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的、科学合理的组合或调整教材。制定教学目标要适当,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二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养成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充分运用课桌舞、手势舞这一教学方式,让学生们随着音乐欢快地动起来,体验舞蹈的乐趣,提升学生们对学习、生活的热情。
三是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阶段性特点,将艺术与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锻炼孩子们五官和肢体的协调能力,增强听、说、想、做的能力,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运用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艺术审美体验。
有人说:“音乐是天使的语言,灵魂的声音。”的确,音乐以其独特的人文性、审美性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音乐化人,以音乐树人,以音乐育人,这是音乐的伟大之处,是音乐课程的可贵之处,更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的责任所在。也正因为如此,深挖音乐课程内涵,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一直以来都是海阳学校音乐教研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音乐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课程形式,需跟紧时代潮流,才能与学生协调一致,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在海阳学校的教育舞台上,音乐教师们的爱心,匠心,创新,一直在路上!
体艺处音乐组 张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