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数学学科的出现也确实满足了人类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可是,相对于其他学科,诸如语文、英语、科学、道法等,数学学科似乎少有人文性和语言的丰富性,在情感抒发方面总是略逊一筹,从而导致数学这一科目总是稍显冰冷、枯燥。那如何让尚且懵懂的学生理解数学、爱上数学学科就成了一个相对偏难的问题。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我从情感带动课堂角度出发,总结出以下教学经验:
一、贴近生活的课堂导入。
我认为,数学课的导入最好是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从他们身边的一些事例出发,或改编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然后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节课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可以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和旺盛的求知欲,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的课堂评价与互动。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积极评价的意识。很多年前,在一次课堂作业中时,我发现班里一名平时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做的题目竟然全对,我随口说了一句:“进步不小啊!继续努力!”当他期末考试取得可喜成绩时,他回忆说:“老师,那时只有你没说我是抄来的,我高兴极了,也是从那以后自己逐渐爱上了数学课……”也正是从那以后,课堂积极评价意识才真正在我心里扎根。
我发现,很大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评价,或者仅以简单的“正确”“不对”等词语来评价,这使得数学课不带感情,非常生硬,师生间缺乏互动,缺乏情感交流。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更新观念,多运用激励性课堂用语,多角度、多层次地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积极评价还要以真情实感为依托。
三、提高认识,抓好学生思想教育。
育人不是语文教师的专利,更不是语文课的专属,数学教师也能对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学生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甚至存在抄袭作业的行为,针对这些问题首要就是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我总是在课堂中利用几分钟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诫学生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不会的题目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用孙中山的小故事鼓励学生不懂就要问;用张溥的故事劝诫学生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用河马励志小故事告诫学生今日事今日毕……只有从思想上解决,才能从根源上防止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行为发生。
数学课程没有华丽的词藻描绘来吸引学生,但是可以有真切的故事来激励学生;数学课程没有跳动的音符疏导学生,但是可以有师生间积极的互动来带动学生。数学课不应仅仅是令人枯燥的陈词滥调的堆砌,生硬的数字同样也可以寄托于情感之中给人以温度。如何让尚且懵懂的学生理解数学、爱上数学,会是我一直探究的主题。
小高年级主任 葛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