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教学即边学文,边识字,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上大学的时候,我学的专业是语文教育,有幸聆听了黄亢美老师的随文识字课。黄老师是我非常仰慕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从教40多年,潜心研究字理教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法,曾多次应邀在全国多个省市讲学。
黄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把难写的汉字变得容易掌握。她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例如通过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忆字形的教学,及反复与生字见面的方式教学等等。
黄老师的课让我豁然开朗。通过不断学习,我将它运用到教学当中。
我带领孩子们通过学习字理识字,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神奇的随文识字课在学生们面前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简单举例:为什么是“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而不是“飞过花丛,穿过树林,飞过小溪?”这里“越”字说明速度快,因为小溪河流很急,蝴蝶怕掉进去,所以要快速越过;为什么是“赶到山谷来聚会”而不是“飞到山谷来聚会?”一个“赶”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蝴蝶着急到山谷里聚会的心情;左耳旁和右耳旁是有区别的,左耳旁表示山林高低,如险、阻、陆、陡、阵等字;右耳旁由“邑”字变形而来,“邑”字与城市有关,故从右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城镇、地名相关,如“都”、“郊”、“邦”、“郡”、“郭”、“郑”等;我们学习了多年的双人旁原来和人无关,是彳亍的彳,和行走或道路有关,比如行、往、待、径……
这样深入浅出而又风趣幽默的讲解使孩子们整堂课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孩子们纷纷发出慨叹,原来学习汉字是这么有趣呀!
教育是花的事业,根的工程!这句话,让我深深陷入了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一直有一种感动,做语文老师真好!这是我的切身感受。虽然我明白做一名语文老师不易,做一个合格、称职的,甚至是优秀的语文老师更是难上加难。但此时此刻,我却因为我能成为一名语文老师,而感到自豪。
试想,我们最能近距离地去触摸那些饱含真情与美的文字,并用这些文字引导着我们的孩子们去欣赏、去传承,再去创造、继而去传递!让我们的生活永远有真情、有美,这岂不是人生最惬意之事?
我想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们不仅仅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我们更应该有一个自来水水龙头,引来山上泉,引来地下水,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的活水注入教学,做一个有魅力的新时代教师,才能让你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三年级语文老师 宋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