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而集体备课可以避免有教研专题、无研究活动的“两层皮”现象发生,群体参与率高,主次分明,从不同角度、不同水平探索教学教法,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能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多角度设计教法,促使教学研究水平由低层到高层深入发展。
集体备课要确定中心发言人或主讲人,可分同年级组、同学科进行。主讲人讲自己备某一课时内容的教学过程,其他教师认真提出某一环节的意见和建议,集体备出这一课。集体备课的内容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一是备大纲。教学大纲是国家制定的每一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它对教材的内容做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但有的年轻教师忽略了对教学大纲的学习,拿起教材就上课,这是错误的。深入细致地钻研大纲,能清楚地知道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大家一起讨论、分析教学大纲,吃透大纲,提高教学认识,这是备课的前提。
二是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在掌握教学大纲的同时必须掌握教材。现行教材突出的是“双基”:既强调基础知识,又突出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为教师要通览全册教材,对其内容、知识体系、编排、意图都要了解清楚。全体教师帮助主讲教师找准知识点,突出重点,分析难点,集思广义的教师备课既实用又有深度。
三是备学生。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众所周知,学生是教学必备的重要因素,一堂成功的好课,备学生是关键一环。备课时,老师不仅要了解当堂课时的主要内容,还要清楚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范围,方可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同时,还要知道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四是备教法。“教学有法不定法。”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运用什么教法,都将在启发式教学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理解并掌握启发式教学方式,启发性语言的运用要得体,启而就发。由于教学环境的不同,学生素质的不平衡,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优生吃饱,差生能消化、理解,使课堂教学任务得以完成。
集体备课能以一带十,较快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是非常不错的备课方式。
三年级语文教师 阚宏来